首页 | 学院网站 | 长师首页
搜索:

学习楷模精神,立志成才报国

发布者:英模教育发布时间:2021-12-07动态浏览次数:305

12月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曾昂博士带领全校公选课《走近中华英模:理论与实践》课程班学生、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工程学员、“千年和”公益团队共计36人,一起来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新兴村进行学习访问。

新兴村位于涪陵区大顺乡,自2014年开始扶贫工作,全村一共76户贫困户,到2021年实现全部脱贫,该村现有65名党员。在各位模范的带领下,新兴村在保证村民有安全住房的前提下,以宅基地流转制度创新等制度创新为抓手,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以灵芝、黄精等名贵中药材种植为特色,大力发展该村经济,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使新兴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极大地提升了村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到达新兴村后,全体同学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各位脱贫攻坚模范致敬,并且赠予书法作品以表敬意。

在此期间,我们共采访了冉瑞勇、苑文艺、邹启军、尚在强、孙骏清、黄怡五位脱贫攻坚模范,为他们扎根群众、无私奉献的品质所触动。我们访谈了解到,冉瑞勇书记早年对人生价值慎重思考后,坚定地弃商从政。他以锐意创新的闯劲儿和敢于担当的干劲儿,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全体村民开拓出了一条被上级领导誉为“堪比当年小岗村”的农村发展新路。村主任邹启军曾参军两年,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2016年到新兴村任职,至今已在岗五年。任职期间,他舍小家为大家,秉持公心不徇私情,因全力投入乡村脱贫工作而缺少对家人的陪伴,但他仍然笃实地坚守在岗位上,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光发热。驻村第一书记苑文艺也见证了新兴村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在此期间他尽心尽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奔赴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在谈到打开工作局面的方式时,他告诉我们必须要经常走访群众、贫困户、党员,做到“三落实一巩固”,了解乡村基本情况,与村支联委一起共同构建新兴村发展新格局。

跟随邹启军村主任前往中药材种植园,在村子里及田间地头考察学习,实地考察脱贫攻坚成果,感受脱贫攻坚精神。

“得将傲骨撑天地,剩有灵犀照古今”,最后,新兴村负责同志们引路,曾昂老师带领全体同学瞻仰了李蔚如烈士故居和陵墓及四镇乡农民运动纪念馆。目视耳听,同学们零距离感受李蔚如烈士以身许国爱国情怀、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文武兼修的个人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学生大力弘扬伟大的楷模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练就过硬本领,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长江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0,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重庆·涪陵·重庆市涪陵区聚贤大道16号 邮编:408100 版权所有© 邮编:408000